原罪2 暗黑3(怎么签黑暗朝圣者誓约)

VDRGD868umyu by:VDRGD868umyu 分类:经验技巧 时间:2024/04/20 阅读:1 评论:0

一、黑暗之魂2原罪学者***怎么签黑暗朝圣者誓约

原罪学者我没玩到(原版被虐成狗不敢玩了--,),不过貌似没听说过原罪学者有改到这个契约。原版中的方法是首先在虚影森林、黑溪谷、王城和暗黑老头对完话后就可以签约了,然后打完3个远古暗穴,再打完暗天使boss契约就升到3级了。

下面是暗黑老头的具体位置:

虚影森林,在茫然遗迹,boss雾门前的斜坡前面的草地里可以掉下去,他就在旁边;

黑溪谷,在第二条大虫的洞口前可以跳下去,有个石门,他就在里面,但石门要用钥匙开,钥匙要就行跳下去,有两个巨人,打完巨人就能得到钥匙了。

王城,在第一个篝火后面的大厅,的左上角的房间里面,房间的地面会坍塌掉下去,他就在里面。把怪引到门前杀死就会开门了。

二、关于暗黑2情节的

地狱的入侵

转自小说《网游之黑暗年代祭》,喜欢暗黑的朋友们可以看看

暗黑破坏神相关 DIABLO回顾史{源自网络资料}

“如果您没经历过DIABLO,您的人生将不完整。”

ACT1,传说的起源——DIABLO正史概述

自从神创造了一切以后,次序和混乱的影响就决定着一切不停奋斗的创造物的命运,现在这个竞争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不管是人类,恶魔还是天使都将逃不过……

天堂与地狱的战斗(末日之战)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延续了数千年,在此期间,天使和恶魔都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英雄:天堂中最伟大的大天使IZUAL,而地狱则有三位魔神统治着,他们分别是恐惧之神DIABLO,破坏之神BAAL,憎恶之神MEPHISTO。双方军队势均力敌,但也因此死伤无数。

人类的出现似乎使得天使与恶魔的关系逐渐缓和,但他们之间的战争仍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着,史称“TheSinWar”(原罪之战),即借口为统治人类而进行的所谓战争“训练”。恶魔和天使一并指责人类才是导致战争爆发的罪魁祸首,战争也因此降临到无辜的人类头上。

为了能得到拥有强大封印力量的灵魂之石,三魔神促使地狱四魔王发动了一次叛变,三魔神故意战败被流放到人间,但他们却忽略了人间界活动时力量衰减得很快,原因是它们的灵力在天堂和地狱有近乎无尽的补给源泉,在人类的领土上则受到限制。天使看到有机可乘,马上派天使长拿着三颗灵魂之石跑到人间卖人情,要人类法师组织(HORADRIM)为保卫家园击退恶魔。在灵魂之石和强大结界的帮助下,人类法师将三魔神封印在灵魂之石中……

ACT2,战争的延续——历代DIABLO系列剧情回顾

很多人都认为DIABLO是缺乏剧情的,其实不然,不需要太多对白,也不需要庞大的战场,一位英雄,Tristram城镇就是对传说圣战最好的延续,当然,还需要一把剑。

DIABLO:恐惧的苏醒

自从DIABLO被封印之后,HORADRIM在此处盖起了一座教堂,世代监视DIABLO。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代人之后HORADRIM的势力渐渐衰落,这个王国被一名圣骑士系的国王支配,DIABLO也因此摆脱灵魂之石的封印,并制定了一个极重要的计划去释放他那两个被放逐的兄弟,他控制了西方一个叫Khanduras的小王国,在Tristram城镇下面的远古墓穴里不停的工作着,DIABLO将恐怖传染了这片大陆上的每一个平民。此时出现一位不知名的英雄,杀到教堂最深处打败了他,将封锁住DIABLO灵魂的灵魂之石封入自己的额头,让自己的灵魂与DIABLO做永远的争战,并永埋教堂之下……

作为DIABLO系列的开篇之作,如果对背景设定不熟悉的话,很容易将其理解为单纯的勇者斗恶魔情节。了解BLIZZARD关于“天堂与地狱”的史实的玩家才会体验到这场“比‘末日之战’更伟大的战争”,因为一个人类将来自地狱最后的恐惧封印了起来,这也许是件连天使也很难做到的事……

DIABLO之地狱火:地狱的召唤

故事发生在DIABLO被世间的勇士杀死后的五百年,DIABLO的追随者NAKRUL召集了地狱里剩下所有魔兽,用魔法召唤出DIABLO的幽灵,他们栖身在一个古代属于恶魔的地穴中,他把所有的魔兽组织成为一支前所未见的恶魔军队,现在,NAKRUL发出一句恐吓宣言:他将比DIABLO更具有破坏力和杀伤力。

一部典型的外传作品,在DIABLO正史中没有任何的记载。

DIABLOII:重生的诅咒

意图以自己的心智来封住DIABLO的无名勇者最终失败了,DIABLO再度的从灵魂之石中被爬了出来,这一次,他更变本加厉的让他两个兄长MEPHISTO与BAAL同时的复苏,并让东方大陆的人们再度的面临著恐怖诅咒与威胁……

与上两部作品相比DIABLOII的剧情架构显然要庞大了许多,其中更牵涉并延续了末日之战和地狱叛变等一系列正史的剧情。

ACT1最后一个任务要K掉的BOSS是ANDARIEL,她是苦闷与折磨的女王。作为地狱四大魔王之一,她参加了地狱的叛变,对DIABLO等发起突袭。如今DIABLO将其重新招至麾下,以助他完成复仇大业。

ACT2中七个陵墓墓的传说在正史中也有记载:在DIABLO被HORADRIM封印之前,BAAL打碎了灵魂之石,成功逃脱了封印的束缚。为了复仇,已掌握控制封印之力的BAAL重返人间,彻底摧毁灵魂之石。但是愚蠢的BAAL没想到,HORADRIM史上最伟大的法师TALRASHA,把灵魂之石嵌入自已的身体内,让自已的灵魂融入灵魂之石之中,再次将BAAL封印。根据TALRASHA的遗愿,他的身体被铁链锁住,安葬于东方的大沙漠中,在上面做出真假七座陵墓,后世称为迷之TALRASHA陵墓。

ACT4中的堕落天使任务也要追溯到天堂与地狱的末日之战。大天使IZUAL在某次突袭HELLFORGE(地狱熔炉)战斗中被打败,用天使长TYRAEL的话来说就是“他圣洁的灵魂被锁在地狱深渊,他的意志被封入一个恐怖的怪物身体”,不论如何美化,事实是大天使IZUAL终于投靠地狱,成为堕落天使(FALLENANGEL)。

从开始DIABLO的复活到最后BAAL的重生,主角始终没能阻止DIABLO的阴谋,总是失之交臂,差之毫厘。可以说DIABLOII的剧情是在种郁闷的心情中度过的。但在这庞大的战斗中,我们享受了古老的传说,迷样的神话。被神选中去铲除邪恶,即便是死也再所不辞。

DIABLOII之毁灭之王:复仇的灵魂

DIABLO终于将兄长BAAL再度重生。而BAAL也再次聚集了来自地狱所有恶魔,仇恨之火使BAAL变得更加强大,他这次的目的不仅是为DIABLO报仇,更是要摧毁支撑起整个世界灵魂的世界之石。而位于世界边缘的野蛮人高地就成为了守卫世界之石最后的阵地,当然它也是拯救人类世界的唯一希望。

三魔神的最终衰亡使游戏终于有个较完满的结局。然而,大家都清楚“DIABLO永不灭”这一永恒的真理,且让我们期待DIABLOIII,看BLIZZARD如何“自圆其说”。

ACT3,暗黑的征程——回顾DIABLO发展历程及影响

也许在96年之前没人知道什么是DIABLO,也没有人能理解“暗黑破坏神”究竟是什么意思。但这一切已不再重要,因为DIABLO已经降临,他将彻底征服每个玩家的心灵。

DIABLO——剑与魔法的复兴

DIABLO的出现告诉国内玩家一个道理:原来RPG可以这么玩。对于已经习惯日式踩地雷方式的国内RPG玩家来说,这种在大地图上即时作战的RPG的确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这种RPG在战斗中讲究的是操控和动作的把握,因此把DIABLO的游戏类型定义为ARPG(ACTRPG)。虽然早在FC时代塞尔达系列也称得上是一款ARPG,但由于技术的问题,无法将战斗的动作很好地表现,因此只能说是ARPG的雏形而已,可以说DIABLO使国人真正接触了ARPG。从严格意义上来说,DIABLO称不上是标准的AD&D游戏,可是它独特的战斗方式导致了以剑与魔法为主题游戏的迅速崛起。比如后来的巫师之怒,银色幻想都是主题非常鲜明的ARPG,颇受玩家好评。用鼠标左键普通攻击,右键技能魔法攻击正适合此类游戏的发挥。战士,法师,游侠也成了此类游戏最具代表性的职业。斜45度视角,迷宫,地下城,魔法,技能,装备,光影效果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BLIZZARD最具突破性的BATTLE.NET的理念,可以使世界各地的玩家通过INTERNET进行联机游戏,虽然一个场景最多容纳4人,但对于当时文字MUD刚开始流行的时代来说,BN的确是个超前的概念,网络游戏的设想也逐渐开始形成。而后,就有了我们熟悉的经典:ORIGIN公司的UO(网络创世纪)。可以说DIABLO是一部对于网络游戏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相隔不到1年,1997年初BLIZZARD趁热打铁推出DIABLO的资料篇地狱火,开放了几个新场景,也增加了新怪物与新魔法技能,另加入了新英雄——僧侣(MONK)。这是资料篇的普遍特性,但是从资料的规模来说显然要空洞了很多。对于追求完美的BLIZZARD来说,这是否预示着他们已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DIABLOII?

DIABLOII——后星际时代的辉煌

1998年BLIZZARD推出了继魔兽争霸(WARCRAFT)之后的又一款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STARCRAFT)。没有人能否认星际的成功,但也不意味着DIABLO从此被人们所遗忘。

4年之后,BLIZZARD终于放出消息,DIABLOII将在2000年1月发售。但是BLIZZARD的跳票技能是出了名的,于是发售日期一再被推迟到7月,这与一款叫NOX的游戏有着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BLIZZARD的STARCRAFT取代了WESTWOOD的REDALART在PC游戏界的地位,从此两家公司的竞争就越发激烈。WW想通过NOX来彻底摧毁DIABLO在ARPG中所占的统治地位。从当年的制作水平来看,NOX无论是画面,剧情到操作的确是部上乘佳作,完全有和DIABLOII一较高下的实力。但BLIZZARD却巧妙的回避了这次挑战,对DIABLOII的某些环节重新定位制作。终于在2000年的夏天,我们感受到了这部期待了4年的大作给我们带来的震撼。DIABLO到DIABLOII的变化实在太多太大,在这里也不多加累述,想必各位都比我了解。笔者只想谈一点:技能树。将星际中科技树的概念引用到ARPG中,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无法想到的。随着等级的上升,技能点的增加,合理地分配技能;角色等级的限制,使得技能等级无法突破某种上限。对技能树进行这些科学地设定使游戏趋于平衡,同时也提高了耐玩性。如今,大多ARPG类型的网络游戏中都有技能树的存在。连回合策略游戏《英雄无敌4》也采用了使用技能树培养英雄的方法。可见,DIABLOII开创的技能树设定又带动了ARPG游戏往另一个光明的方向发展。

2001年夏DIABLOII的资料篇毁灭之王的降临,使得DIABLO的价值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角色的增加,技能的完善;丰富的装备,绚丽的魔法。越发感觉这是一款单机版的网络游戏。是的,从那以后网络游戏开始迅速流行,传奇的神话,MU的奇迹。人们开始渐渐遗忘星际,但没有人可以遗忘DIABLO。因为无论以前的传奇也好,还是现在的骑士也罢,它们身上都有永远抹之不去的DIABLO的影子。

ACT4,结束语

“没有DIABLO就没有现在的传奇。”有位玩家曾经这样告诉我。当然话是夸张了点,却也不无道理。也许传奇的辉煌超越了当年的DIABLO,但DIABLO在玩家中的经典地位却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它指明了游戏的发展方向,打开了游戏制作的思路,得到玩家的尊重。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游戏并不多。

附:DIABLO正史大事年表

-990:末日战争(thegreatconflict)将要开始……

-985:天使Izual对熔炉的所在地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但失败了。

-490:邪恶的“暗爪”邪剑(shadowfang)从地狱的熔炉中诞生。

-480:大量的天使开始降临凡间。

-40:原罪战争(thesinwar)开始。

-30:Inarius进入人类的领域并开始建造他的大教堂。

-25:Inarius开始围攻憎恨魔神Mephisto的神庙。

-10:Mephisto击溃Inarius,并荒废他所建立的教堂。

1:各种神秘魔法组织开始一一成立。

Vizjerei成为其中最大最有力量的组织。

Horazon和Batak成为该组织的领导人。

240:Horazon和Batak成为该组织的领导人。

250:Batak经不起诱惑而转入黑暗的阵营。

510:黑暗三大力量被流放。

520:三大魔神被流放至人间。

1005:凡间被三大魔神搞的大乱。

1010:Horadrim组织成立。

1145:Mephisto和Baal被灵魂之石封印。

1025:Horadrim追赶Diablo到西方世界。

1050:Baal被TalRasha监禁。

1100:Horadrim捕获Diablo在Khanduras。

1120:Horadrim数量减少。

1140:Horadrim开始分裂。

1145:Mephisto被安置於Capitol。

1180:西方的帝国Westmarch兴起。

1230:Zakarum教派开始於Westmarch蔓延。

1240:Leoric成为Khanduras的国王。

1245:Leoric被diablo控制,Lazarus释放Diablo。

1250:出生於Tristram的英雄用自己封印了Diablo,并转往东方大陆

1266:暗黑2剧情

20年后,传说中的暗黑3剧情

三、暗黑破坏神2故事背景

神话与历史—DIABLO2中的角色与魔王的历史渊源

历史上的五位英雄

游戏中的五位英雄——亚马逊女战士、野蛮人、圣骑士、女巫和巫师——更多的是与欧洲的历史而非神话联系在一起。

一、亚马逊女战士(Amazon)

提起“亚马逊”,大家一定会想起全长六千四百八十多公里的南美第一大河——亚马逊河。不过这里所说的“亚马逊女战士”并非是指生活在亚马逊热带丛林中的女战士,实际上,“亚马逊女战士”根本同亚马逊河一点关系也没有。

亚马逊部族生活在欧亚大陆的交界处,大概位置在今天土耳其北部的特尔莫冬河附近,这条河流在萨姆松以东五十公里处注入黑海,周围土壤肥沃,而且非常隐蔽,南部和东部均有高山环绕,西部是宽阔的叶席尔大河,北部便是黑海。

亚马逊是个十分古老的游牧民族,该部族的最大特点是由清一色的女子组成,她们买卖男子生育,把生下的女孩留下,并养育成人。亚马逊部族的另一特点是尚武好战,她们在古代的传说中总是以勇猛无畏的女战士形象出现。

关于亚马逊女战士的故事一直是古希腊艺术家们最喜爱的主题之一,今天保留下来的亚马逊部族的图画或雕刻中,大部分都是战斗场景。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只有三位最著名的英雄曾经击败过亚马逊人,他们分别是大力神赫尔克里斯、忒修斯和阿喀琉斯。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数大力神赫尔克里斯征服亚马逊人的故事,当时赫尔克里斯接到一条神谕,揭示赫尔克里斯必须完成国王欧律斯透斯交给他的十项任务,才能升格为神。其中第九项任务便是夺取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腰带,这条腰带是战神亲自赠与希波吕忒的,象征着女王的权力。

在与亚马逊人的交锋中赫尔克里斯遇到了许多强劲的对手——阿埃拉因奔跑如风,人称“旋风姑娘”,珀洛特埃曾在个人对战中七次获胜,其他八名女子中有三位是在阿耳忒弥斯狩猎中被选中的勇士,投枪百发百中,另外还有立誓终生不嫁的阿尔奇泼,再加上英勇善战的亚马逊首领麦拉尼泼——大力神赫尔克里斯费劲周折才将她们一一制服。

忒修斯与亚马逊人的交锋充分体现了亚马逊人敢爱敢恨的性格。忒修斯是雅典国王,在他的早期冒险生涯中曾经到达亚马逊河岸,受到好战的亚马逊女人的热情招待。可他却恩将仇报,把亚马逊女王安提奥珀骗回雅典并与之成亲。亚马逊部族对他的行为感到愤怒,一直在寻找机会报复。

有一天,亚马逊人突然开来一支船队,登陆围城,并迅速攻占雅典,在雅典市中心扎下营盘。雅典部队同亚马逊部队长久对峙,互有胜负,最终不得不缔结和约。亚马逊人离开雅典,退回本国,而王后安提奥珀则在战斗中牺牲,雅典人为了纪念这位亚马逊女人,为她树立了一根高大的纪念柱。

希腊神话对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战神阿瑞斯的女儿、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之间的战斗的那段描写,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亚马逊女战士无畏的精神和她们妩媚动人的一面。

当时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特洛伊人因为他们的英雄赫克托耳的战死而陷入绝望之中。此时,十二位亚马逊女战士在女王彭忒西勒亚的带领下赶赴特洛伊城,帮助他们一起对抗希腊人。亚马逊人之所以加入这场战斗,一方面是因为亚马逊民族天性喜爱战争和冒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女王彭忒西勒亚曾经在无意中犯下罪孽,误伤了自己的妹妹希波吕忒,她希望借此次远征平息复仇女神的怒火。彭忒西勒亚斯亲自挑选了十二名女英雄前往特洛伊,这十二位女英雄虽然楚楚动人,但比起女王彭忒西勒亚依然逊色许多。

到达特洛伊后的第二天,彭忒西勒亚穿上父亲阿瑞斯送给她的金光闪闪的铠甲,束紧胫甲和胸甲,佩上用白银和象牙制成的剑鞘,拿起盾牌,戴上有着闪亮的黄金羽饰的头盔,左手提两根长矛,右手握一把不和女神送给她的双面斧,骑上风神波瑞阿斯的妻子送给她的快马,闪电般地冲向希腊人的阵营。在她的带领下,亚马逊女战士连斩摩利翁等七位希腊英雄,几乎将希腊军队全数歼灭。

危急之时,希腊英雄阿喀琉斯赶来加入了战斗,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阿喀琉斯将彭忒西勒亚刺于马下。当他摘下彭忒西勒亚的头盔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尽管女王的脸上沾满血迹与尘土,但她在死后容貌依旧妩媚动人。阿喀琉斯后悔不已,呆呆地站在那儿,目不转睛地看着被自己杀害的女王,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而天上的战神阿瑞斯对女儿的死更是悲痛无比,他发出隆隆的雷声,闪电般地朝大地冲了下来,如果没有宙斯的阻止,希腊人将遭到毁灭的打击。

希腊人和特洛伊人都对彭忒西勒亚的死感到难过,希腊人将她的尸体交还特洛伊人,特洛伊人将女王的尸体与许多珍贵的陪葬品一同火化,并用香甜的美酒浇熄余烬,拾起她的骸骨,放入金箱,与战死的其他十二名亚马逊女战士一同埋葬在城内塔楼附近的拉俄墨冬国王的墓穴中。

从以上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亚马逊人的英勇善战并非野蛮凶狠,她们恪守着自己心目中的美德,决不背信弃义,显得高贵而不失热情,威严而不失妩媚。在古代的图画和雕刻中也有许多她们在战场上为拯救自己的战友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场景。

有趣的是,在利比亚西南部费赞山区一处寸草不生的荒漠中,人们发现了一幅非常古老的壁画,上面刻画着一位女性,戴着与希腊传说中的亚马逊人相同的头盔,手中握着亚马逊人最常用的武器——弓箭。这是否意味着亚马逊部族在黑海沿岸定居前曾经在非洲居住过?

二、野蛮人(Barbarian)

野蛮人亦即欧洲中世纪时代的“蛮族人”,正如春秋时期华夷之间贵贱尊卑的观念很深一样,“蛮族”实际上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邻族(日尔曼人、哥特人)以及亚洲一些民族的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他们将非希腊、罗马各族一概视为“化外之民”。然而,正是这些“化外之民”将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推向了灭亡。一般意义上的“蛮族”是指推翻罗马帝国的日尔曼各部族,包括汪达尔人、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和匹克特人等。

在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眼中,蛮族始终居住于文明社会的边缘,未曾开化,部族之间永不停息的战斗和大自然残酷的生存环境构筑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尽管他们缺乏文明人的知识,但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锐。他们崇拜野兽的力量,因此狼人的传说常与他们联系在一起。

奇怪的是,正是这么一群“肮脏、粗鲁”的野蛮人,竟然将强大的罗马帝国推翻在地。公元410年,罗马城被西哥特人攻陷,洗劫数日方才离去。这场“永恒之都”的浩劫震撼了整个欧洲,令罗马帝国的人民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公元476年,帝国蛮族军队统帅奥多亚克发动政变,终于终结了西罗马帝国的历史。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国》一书中曾经提及,罗马的毁灭是神灵对充斥于帝国内部的腐化和不道德的现象的惩罚。尽管罗马人在文明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但他们的灵魂早已堕落;在同一种族和血缘下,坚毅朴实的蛮族人能够做到紧密团结,而罗马人却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倾轧的状态中,即便在敌人大兵压境之时,他们仍不愿悔悟和觉醒。

当时详细记述蛮族文化的史料只有凯撒的《高卢战纪》和塔西陀的《日尔曼尼亚志》。据这些文献记载,蛮族人在入侵罗马帝国之时尚处于氏族社会阶段,不事农业,以狩猎、掠夺为生,喜爱冒险。蛮族人的思想观念、精神个性和生活态度是所谓的“英雄式”的:好战、勇敢、忠诚、重视荣誉、慷慨、挥霍,拒绝接受软弱腐朽的灵魂。在蛮族人看来,诉诸暴力往往比辛苦平凡的劳动更有意义,因此,他们渴望军事冒险、成功的战役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量战利品。

战争是蛮族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假如本部落并无战争,许多贵族青年便自动地参加别的部落的战争,他们厌恶呆着不动。”在征战中,勇敢和荣誉是首领与战士们最为珍视的。战士用最勇猛的战斗来保卫首领,如果首领战死疆场,而士兵们却活着回来,将是一个莫大的耻辱;同样,如果首领在勇敢方面不如自己的士兵,也会受到人们的耻笑。

蛮族人的入侵使整个欧洲的文明受到极大的摧残,“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蛮族文化、基督教和残余的古典文化构成了此后中世纪时代文明的三块基石。

欧洲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蛮族人莫过于拥有蒙古血缘的匈奴王,他在公元五世纪以前曾横扫欧洲大陆,即便日尔曼蛮族也无法抵挡他们的进攻。匈奴人从东方袭来,凶猛强悍,骁勇善战,个个都是优秀的骑手,来时排山倒海,去则十室九空。正是这些彪悍的匈奴人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倾覆。

三、圣骑士(Paladin)

蛮族推翻西罗马帝国后,在其境内建立了一系列蛮族国家,其中对后来的欧洲格局影响最大的国家当数法兰克王国。三百多年以后,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的手中臻于鼎盛。查理一生南征北战,历经过五十多次战争,将西欧大陆的绝大部分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并由罗马教皇加冕为“伟大的罗马人皇帝”。这样,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三百多年以后,欧洲又出现了一个“罗马人”的帝国——查理曼帝国。

“帕拉丁”原本是指跟随查理大帝征战四方的十二名武士,罗马教皇加冕查理大帝后,这十二名武士也自然而然地荣升为“神的侍者”,成为“圣骑士”的代名词。其实,查理曼手下的这十二名武士尚不能被称为骑士,因为他们所秉承的依然是蛮族人的战斗精神。

真正意义上的骑士是从公元八世纪下半期、欧洲进入封建时代以后开始的。由于封建君主的武士必须装备齐全,拥有良好的坐骑和一定数量的随从,因此要有经济上的支持,于是那些大贵族便通过向武士分封土地,既满足了他们对土地这一中世纪最重要的财产形式的要求,也使他们成为大贵族的附庸。越来越多的武士在对土地财产的追求下,渐渐形成了一个附庸于大贵族的特定阶层——骑士阶层。

此后骑士制度及其组织在整个欧洲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运动,为西欧的骑士阶层提供了一个生存和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在这一过程中,蛮族人野蛮好斗的因素与基督教的神圣信仰融合在一起,使那些破坏和平、以刀剑为生的武士一跃而成为基督的卫士。“结果,骑士最终成为受到崇奉的人,他不仅发誓效忠于其主人,而且立誓成为教会的卫士、寡妇和孤儿的保护人……以这种方式,骑士脱离了其蛮族和异教的背景,而被整合于基督教文化的社会结构中。结果,骑士像神甫和农民那样,被视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三个器官之一。”

虔诚的宗教美德,扶弱济贫的道德精神,以及原来那种武士的荣誉、忠诚和勇敢的品质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骑士精神或骑士理想。它是中世纪人的观念和行为的最高标准和完美榜样。

在十字军的时代还形成了一种与神圣节制的基督徒骑士理想相反、也与北方野蛮的英雄主义相距甚远的世俗骑士理想,其特征是爱情崇拜和礼节崇拜,表现为追求罗曼蒂克的爱情和高雅优美的言行。世俗骑士源于西班牙穆斯林社会,流行于法国南方世界,在这些骑士的眼中,爱情是一种纯粹精神性的、不掺杂任何肉欲的神圣的感情,由此构成了中世纪盛期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格调。

于是,武士的忠诚、基督教的谦恭、对理想中的女性的纯洁无暇的爱情,成为每个骑士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基督教骑士制的理想一直保持着它对西方思想的吸引力和对西方伦理标准的影响。”他们是力量与正义的象征。

四、女巫(Sorceress)

“女巫初现人世,就没有父母、儿女、配偶、家庭。她是一个魔怪、一块陨石,弄不清是从哪儿来的。上帝啊!谁敢走近她?她又待在哪里?荆棘丛生的野林、人烟不至的荒地,都有她的踪影。夜里她则栖身在一张古老的桌子下。大家害怕撞见她,这使她更加孤独。她的周围像围了一道火篱笆,谁想过她还是个女人?即使过着这么可怕的生活,她还是保持着张弛有度的女性活力、女性的吸引力……”

“巫师”(sorcier)这个字的法文原意,是指能够经由祭祀或象征的仪式去改变他人命运的人(字首“sors”在拉丁语中表示“遭遇”或“命运”)。巫师最常见的施法形式是下咒语,于是它便成为“巫术”和“诅咒”两词的同义词。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中表示巫术的字“fattura”和“hechiceria”,也都意味着“包藏祸心”。从十五世纪初期开始,“巫师”的意义历经演进,更明确地意指他们的法力是源自魔鬼附身。

其实,《暗黑破坏神2》中的女巫与人们想象中的巫婆形象相去甚远,这里的女巫是一个拥有神奇魔力、并远离邪恶的奇女子形象。大家可以将她同下面将要介绍的“巫师”作以比较。

民间传说中的女巫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相传一个女人到了夜里会变成一头猛禽,发出可怖的叫声,飞进房屋里吞食婴孩。这种黑夜女巫的形象,是神怪传说的一个重要元素,见载于罗马文学和希腊神话中。

十世纪,日耳曼特里夫斯的勃鲁姆写了一部供主教阅读的隐修纪律指导书——《主教会规》,其中记载了几名受撒旦诱惑的妇女,与罗马女神戴安娜一起骑在某些动物背上飞行。戴安娜是跟月亮、水、沼泽地有关的女神,照顾妇女分娩,而这些都跟巫术紧密联系,以致有的专家称她为“女巫的神”。后期的文献曾提到希罗底的名字,她是罗马希律王的妻子,间接害死了施洗约翰,另外书中还提到过日耳曼万神庙的女神像霍尔达。不论怎样,魔鬼学家们根据《主教会规》确定了女巫的形象——她们常常在夜间骑一把扫帚或一头动物,从窗子、墙壁或烟囱飞出去参加巫魔会。

如果没有阅读过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一些史料的话,我们很难想象到当时的猎巫活动是如何的残酷,许多无辜的女性被视为女巫活活烧死,死前还曾倍受折磨。在1580年到1670年期间,西欧各地完全笼罩在对所谓的女巫的血腥屠杀之中,当时有一位名叫雷米的法官,三十年间烧死了三千多名“女巫”,点燃了数百座火刑架。

人们之所以如此残忍地对待“女巫”,主要是由于传统中根深蒂固的反女性成见,女人使人害怕,医生不理解她们的生理,神学家将她们视为反复无常的人,必须时刻加以防范(女人犯有“原罪”,她们常被视作魔鬼的代理人)。从法律观点来说,当时的女性先受父亲的监护,只有到寡居的时候才能获得相对的独立,但寡妇的角色受到社会的普遍排斥,因此“她们想在巫术中寻求报复的满足”。

人们还常常在年老贫穷的女人中寻找所谓的罪魁祸首,受到中伤而被控为巫婆的,通常是一些有土方治病经验的妇女,她们掌握治病的秘方,于是大家便怀疑她们会诅咒。

十八世纪时期,西方国家已看不到对巫案的审讯。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的流行,促使了女巫的形象以民间故事和传奇的形式走入文学殿堂,例如《格林兄弟童话集》里就有许多女巫的故事。而女巫的社会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平反,在许多作品中,她们成为遭受教会迫害而奋起反抗的妇女的原型。

五、巫师(Necromancers)

在《暗黑破坏神2》中,女巫与巫师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角色,前者使用的魔法代表着力量与光明,可直接作用于敌人身上;而后者则是魔鬼的化身,他的主要本领是招魂术,召唤各种不死的生命(如僵尸)为其卖命。招魂术在中世纪时期曾盛传一时,相传用此术可指使死人或从地里挖出的尸体作奇怪的工作。

萨图恩(Saturne)据说是巫师的保护神,实际上,他最初是矿工的保护神,逐渐演化才成为支配地狱的神。萨图恩是率先食人肉的神,巫师也常被指责为偷食人肉。此外,萨图恩夜间停留于土星,土星位于魔蝎宫,而魔蝎则是一种象征魔鬼的动物。萨图恩的标志是手中的那把大镰刀,而相传巫师常用的武器也是一把随身携带的镰刀。

历史上关于巫师的最早记载见于十二世纪,当时有一位名叫韦尔多的法国里昂商人宣扬并身体力行安贫乐道,其门徒被教皇斥为异端,逃入阿尔卑斯山谷隐居。巫师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与异端的接触中逐渐产生的。

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西方的神话书籍中看见“Mage-Clans of the East”(东方魔法部落)一词,这是欧洲巫师故事的另一起源。由于当时欧洲人对于还没有认识到的世界抱着一种神奇荒谬的幻想,巫师就成为这种幻想的宣泄对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和十六世纪的曼德威尔游记更是为西方读者提供了神游幻想的空间,巫师也被误解为东方民族所特有的一类神秘人物。

然而在欧洲神学家的眼里,巫术是一种反宗教的行为,巫师作为巫术的施弄者,致力于撒旦崇拜。中世纪衰落时期的特征之一,就是将撒旦的形象夸大成强大且无处不在,并把时代的一切弊病都算在撒旦的帐上。

十八世纪以后,巫术卸下了魔法和撒旦的华丽外衣,文化地位迅速下降,成为一种迷信。巫师、蒸馏器、硫磺蒸气不久后又重新兴起,成为炼金士们的想象。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巫师是居住于南部沼泽地带中的一类穿着黑色斗篷的神秘人物,长期躲在黑暗潮湿的小屋中的研究使他们面颊苍白,形同骸骨,熬夜和过度的思索搞垮了他的身体,使他们不堪一击。但他们掌握着各种神秘奇异的法术,代表着邪恶与噩梦的神灵。

巫师题材在近代被融入了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之中,浪漫派音乐家,如门德尔松和柏辽兹,都曾在他们的作品里涉及过巫术题材,而拉丁美洲的著名作家马尔克斯更是在他的魔幻主义小说《百年孤独》中大胆地使用了各种巫术内容,营造出一种极为神秘的气氛。

“我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我拥有再生的力量。我的灵魂创造了天神,创造了人间,地狱,还有天堂……向我欢呼吧,我就是屹立于地球中心的神殿之王!”

——古埃及《死亡之书》

Blizzard公司非常善于从历史与神话中汲取撰写游戏所需的素材,《暗黑破坏神2》里许多怪物的名字实际上都是源于西方的一些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大家还记得《暗黑破坏神》一代中那个铁匠格里斯沃尔德(Griswold)吗?去年我在读一本关于美国历史的书籍的时候,发现格里斯沃尔德原来是美国的一家银匠铺,这家银匠铺在内战爆发后改行,专为军队打造宝剑之类的武器。这恐怕不仅仅是巧合吧。

实际上,《暗黑破坏神》一代并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可言,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战斗而拼凑起来的,在情节设定上给人以陈旧之感;《暗黑破坏神2》则不同,它拥有四个不同的地点(而不像一代那样只有一个小镇),这使得游戏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为丰满,而“龙与地下城”风格设定的加强也使得游戏的深度与广度与前作相比大为拓展。

遗憾的是,在我所接触的许多“暗黑”迷中,真正了解《暗黑破坏神2》的故事背景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许多国外玩家甚至从未玩过单人模式,买来后便直接连上“战网”(Battle.net)与其他人联线作战。

写这篇专题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除了砍杀、除了地牢之外,《暗黑破坏神2》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们流连。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的是游戏中的三大魔王和五位英雄的一些历史渊源。

神话中的三大魔王

一、迪亚伯罗(Diablo)

“Diablo”是西班牙语里“魔鬼”(Devil)的意思,很多人将其误读为“达埃伯罗”,实际上它的正确发音应该是“迪亚伯罗”。不知大家有没有玩过《猴岛小英雄》(Curse of Monkey Island),其中有个“El Pollo Diablo”,意思就是“魔鬼的小鸡”。

迪亚伯罗在三大魔头中是最年轻的一个,象征“恐惧”。在《暗黑破坏神》一代里,我们的英雄曾经击败过它,并将它锁入灵石,嵌入脑中,希望凭借自己的意志压制住这个不灭的灵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的意志力逐渐变弱,迪亚伯罗的灵魂终于从灵石中逃脱出来,控制了英雄的身躯。于是,魔王操纵着英雄的肉体,以“暗黑流浪者”的名义,前往东方解救自己的两位兄弟——巴尔和墨菲斯托。这就是《暗黑破坏神2》的背景设定。

二、墨菲斯托(Mephisto)

就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三大魔王中的老大墨菲斯托很可能是Blizzard公司杜撰出来的一名角色,它象征“仇恨”。如果说有什么历史背景的话,墨菲斯托或许与传说中巴尔的兄长、邪恶之神墨特(Mot)有所关联,具体请见下文对巴尔的介绍。

根据游戏的背景,墨菲斯托曾被古赫拉德里姆人抓获并囚禁于库拉斯特镇附近的特拉文克尔神庙的守卫之塔中,可惜它的魔力太过强大,被禁后不久,它便控制了那些监护它的神庙僧侣的灵魂,只有大司祭克哈利姆顽强地抵制住了墨菲斯托的魔力,但克哈利姆最终还是被墨菲斯托的傀儡们所杀害。

尽管无法离开守卫之塔,墨菲斯托依然可以操纵手下的那些灵魂为自己卖命,这同一代中的迪亚伯罗有些相似。游戏第四幕中当我们的英雄使用地狱之锤击碎墨菲斯托的灵石时,便可以看见被墨菲斯托控制的无数冤魂从中飘出。

三、巴尔(Baal)

巴尔是三大魔头中的老二,被称为“破坏之魔”。

很久以前,巴尔曾被古赫拉德里姆人制服并封存于一块红色灵石中,由于灵石的意外裂开,使得巴尔出逃的机会大增。为了阻止它冲破封印,一位名为名叫塔尔·拉什的赫拉德里姆英雄勇敢地站出来,将这块灵石置入自己的心中,希望依靠自己的灵魂将巴尔困住。人们将塔尔·拉什同嵌在他心脏中的这块灵石一起,埋入鲁特格尔雷恩城附近的沙漠深处。在游戏的第二幕里,玩家的主要任务便是找寻塔尔·拉什之墓,阻止迪亚伯罗解救巴尔。

巴尔在三大魔头中是历史背景最丰富的一个角色,有关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凯尔特人所膜拜的神巴莱纳斯(Belenus),在闪米特族的传说中也有关于它的比较翔实的记载。

巴尔是迦南人、腓尼基人和叙利亚人的原始神之一,其实,在这些民族的心目中,巴尔并非像游戏中所描写的那样是个无恶不作的“破坏之魔”,而是一位善良的生命之神。传说中,当巴尔的兄弟、邪恶之神墨特(Mot)下到凡间破坏世界的时候,巴尔勇敢地站出来向他挑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巴尔被墨特打败,当他跪倒在兄长面前的时候,被整个地吞了下去。七年后,巴尔的姐姐安娜特(Anat,游戏第一幕中的女魔安德列斯?)击败墨特,把巴尔从死亡中解救出来。不幸的是,在巴尔复活的过程中,墨特也从死亡中苏醒了过来,据说,直到今天,他俩依然被锁在无休止的战争中,他们之间的斗争造就了四季的变迁,而“巴尔”则成为掌管“生命”、“收获”的神灵(类似于古希腊神话中掌管农业、婚姻与丰饶的女神得墨忒耳)。人们有时也将巴尔称为“Hadad”或“Rimmon”,义为“雷神”;“肥沃之地”则被人们称为“Baal's Land”或“Baal-land”。

肥沃的土地总是与人类的生殖力联系在一起,因此,巴尔同他的姐姐安娜特一起被尊为生产之神,人们认为当他俩交媾的时候会引发暴风雨,而当他们分离的时候,大地便会干旱。为使他们再次结合,牧师与女祭司纵酒狂欢,希望通过两性相交的行为唤起巴尔的恩惠,降下滋养的雨露。

当犹太人成为这个地区的统治者后,巴尔开始逐渐沦为有害的邪恶之神,成为人们心中的“魔王”(Beelzebub)。巴尔的追随者被冠以卖淫、人祭、乱伦等罪名,失去了原先的神圣的光环。犹太人为树立自己心目中的神,很可能有意夸大了这些人的罪行,但当时的确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祭活动,在纳泽雷斯(Nazereth)地区的大型古墓中,人们曾发现过大量婴儿的骸骨。

从此以后,巴尔便与神秘文化联系在了一起。曾经有一本名叫《所罗门之钥》(Lesser Key of Solomon)的古希伯来文献记载了有关巴尔的一些晦涩难解的神话故事,在这本古籍中,巴尔被描述为一位嗓音嘶哑、喜怒无常、拥有无穷权力的王子,他可以授予他所喜爱的人以非常的智慧和隐身的能力,而一般人却很难得到他的哪怕是十分细微的帮助。

在《圣经》里,巴尔被描写为“邪恶之神”,相传他的追随者曾杀害过无数的基督教先知,并曾捣毁过基督圣坛。于是,“巴尔”这个名字便与“Diablo”、“Asmodeus”、“Lucifer”和“Balaam”一起,成为了“撒旦”的代名词。

了解《圣经》的人都知道“摩西十诫”的故事,摩西在领导以色列人民离开埃及后,登上西奈山接受了上帝赐予的十条诫命。由于摩西迟迟没有下山,在山下等候的以色列百姓恐慌起来,以为摩西抛弃了他们,于是要求摩西的长兄亚伦为他们再造了一个神像,以便继续为他们引路。亚伦用百姓们的金首饰铸造了一只金牛犊,以色列人围着金牛犊边唱边跳,以金牛犊为自己的神明。相传这只金牛犊代表的便是巴尔。

本网站的部分文章信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源)来自于网络或用户上传,均是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与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站内的部分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或涉及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向您深表歉意!

本文地址:http://www.k51h.cn/jyjq/36824.html